在《薄奠》中“我”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力车夫成了主角。一个大风天,“我”口袋里钱不多,那位人力车夫却肯拉“我”,久之就与车夫成了朋友。他告诉“我”他赚的钱几乎全让租车者剥削去,因而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有一天“我”听见好脾气的他在骂将他攒下买车的钱买了衣服的妻子。再次路过他家,发现他的妻子在为他溺水而亡痛哭,他到死都没有买得起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我”将口袋里的五元钱给他妻子,他妻子则让“我”买一辆纸车祭奠他……五四时期写人力车夫的作品很多,胡适与沈尹默都写过同名的新诗《人力车夫》,鲁迅写过短篇小说《一件小事》,但在艺术上都是速写。相比之下,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薄奠》是这些描写人力车夫的作品中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并成为老舍《骆驼祥子》的先驱。
当然,即使在较具写实色彩的《薄奠》中,也仍具有浓重的抒情特征。郁达夫还有一篇比较另类的小说,就是短篇讽刺小说《血泪》。小说写在日本求学多年的“我”回国后发现中国文化界没有人关心你的学问,他们只关心“主义”,邻人根本未出国只因晓得了名人的“主义”就月入五十多元,“人生艺术主唱者江涛”在上海也阔得很,三年后“我”从日本回国在上海丢了钱去求助他,他却让我胡编乱造充满人生血泪的文章换钱。《血泪》既是对文学研究会的批判,也是对当时整个文化界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