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英、李匡的另一篇文章《首钢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与改造设计》[106],分析了首钢工业遗产的现状、特征及价值特色,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名录及保护级别等问题,并提出要通过科学规划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旧工业区的更新紧密衔接,并要在此基础上对保留下来的工业遗产进行创新性的改造设计,赋予其全新的功能,使其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实现复兴与再生。文章指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也很多,还需要从城市乃至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才能最终使首钢工业区真正成为新旧交融、和谐共生的城市新区,实现全方位的复兴。
张艳、柴彦威的《北京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文化内涵挖掘——基于城市单位大院的思考》[107],指出已有的规划案例往往更强调对工业遗产单体建筑或区域物质空间的保护和再利用,而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挖掘比较欠缺。文章针对中国工业化的特点,提出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工业遗产的类型复杂,并经历漫长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城市相比更具独特性和保护价值。具体到首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单位大院形式建设的现代工业充分反映了城市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与独特的文化价值,已有研究大多从建筑学视角提出工业建筑单体保护和改造问题,侧重对物质空间形态的保护,对其文化内涵挖掘欠缺。为此,文章从单位大院的物质空间性特征、单位制度的内涵以及单位居民的单位情结等方面入手,以北京京棉二厂为案例,对北京现代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研究计划经济时期以单位大院形式建设起来的大型工业企业单位独特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