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59年的秋天,杜威降生于该州最大的城市柏灵顿(Burlington)的一个普通的小杂货商家庭。尽管这个家庭并不富有,但一家人相处融洽、生活其乐融融。杜威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商人。在南北战争中,他自愿参加北方部队为黑人解放和国家统一英勇奋战。在信仰上,他尽管也是一位清教徒,但他对神学或宗教却不感兴趣。平素严肃而少言。杜威的母亲则不同,她性格刚强而开朗,对福音派的信仰十分虔诚,对孩子们在信仰方面的管教也非常严厉,正是母亲的影响给杜威青少年时代的人生观打上了明显的宗教烙印。
然而这种“烙印”对杜威来说是痛苦的。在其1930年发表的自传性回忆录《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中,杜威曾这样说过:
“(在福音派的信仰中)自我脱离了世界,心灵脱离了肉体,自然界脱离了上帝:这样形成的那种分裂离析之感,使我感到一种苦人的压抑——或者说,这种分裂离析曾使我心如刀割,也许更为确切……至少在下意识中,我倾向于追求这样一种世界和生活,它具有与人类有机体相同的特性。”①
1882年9月,杜威开始了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学习。在这里,在莫里斯(G.Morris)教授的指导下,杜威深入地钻研了黑格尔的思想体系,并成为黑格尔的忠实信徒。从黑格尔那里,杜威获得了关于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思想,从而逐渐弥合了他长久以来因为福音派信仰而带来的分裂感。但杜威的宗教热情并没有就此熄灭,在密歇根大学任教的时候,他还活跃在学生基督教会所举办的各类讲演之中,热衷于对《圣经》进行理智的探讨。但杜威的这种信仰的热情在其任教芝加哥大学时便已消失殆尽了。诚如美国历史学家史蒂芬·洛克菲勒(Steven C.Rockefeller)所说,到了1894年,杜威已经“放弃了所有基督教传统所特有的宗教教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