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之际,还有一种民族观念,这就是《礼记·王制》所说的中国、夷、蛮、戎、狄为“五方之民”。它所反映出来的民族观念,颇有可关注之处,即将中国、夷、蛮、戎、狄置于相同的位置上予以表述。这种观念,在其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中,越发显示出它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海内一统”与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从大国争霸到七雄兼并战争,一方面推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的长期动荡,人民无法休养生息。因此,处于战国中期的孟子提出了天下应当“定于一”和“不嗜杀人者能一之”[22]的历史性的命题。秦、汉皇朝的先后建立,实现了“定于一”的历史形势。在政治大一统的历史条件下,史学家的民族观念有了新的发展,“大一统”出现了多种形式。
统一的政治局面之所以能够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政论家、史论家贾谊对此有深刻的分析,他指出,当时“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23],从历史发展上揭示了秦皇朝统一事业得以成功的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主要动力。这些分析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统一,人民渴望统一。